本文转载自:世界音乐公众号(allworldmusic)2020,真是太魔幻了!
从跨年的澳洲山火、年初的美伊冲突、科比去世、东非蝗灾,新冠疫情爆发,到最近埃博拉病毒在刚果再次爆发...才半年而已,却仿佛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
而就在上周二,一段令人心碎的9分钟视频更是在全球媒体发酵,又一次掀起轩然大波。
视频中的一名白人警察用膝盖跪压着一名黑人男子的脖子,即使黑人男子早已经被带上了手铐。他一再的发出“妈妈!”、“我无法呼吸”的呼救,但警察始终没有松开那下压的膝盖...
4分钟后,黑人男子便在众目睽睽下失去了挣扎,再没动弹,最终以这样难以理解的方式死去了。
这名黑人男子的名字叫做George Floyd,因为他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全美各地先后爆发了激烈的抗议活动。有人和平发声,但也有人开始了打砸抢烧...光是这几天被洗劫烧毁的商店就数不胜数。
示威人群
归根究底,这次的事件不是偶然,而是疫情大流行的环境下,失业率剧增、有色群体被长期不公正对待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下而爆发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不只是美国,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对黑人群体或多或少都有刻板印象的偏见。即使,如今我们日常在听的现代音乐,绝大多数都是因他们而诞生的……
众所周知,美国黑人的先民是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从非洲西部被贩卖到北美来的黑奴,那时的西非音乐便是今天美国黑人音乐的主要渊源。
早期黑人音乐真实且坚忍,多与他们被奴隶的生活有关。著名的“蓝调”便是从日常吟唱的音乐而演变而来的。他们在田间唱着没有任何伴奏、不追求和谐,不拘束于任何形式的歌谣,来自我安慰,表达自己对于“失爱、警官残忍对待、白人迫害、艰难岁月”的情感。
美国传奇黑人音乐家Lead Belly
如果说蓝调诞生的原因是压迫,那爵士的诞生就是因为贫穷。1864年,美国南美战争结束,北军最终胜利。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叛乱诸州的奴隶制,曾在种植园里被压迫的黑人都被解放。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乐队
战争结束的喜悦不仅让北军欢呼,更是让许多随军的军乐团直接将平时巨大且笨重的管乐器都丢在原地,尤其是在新奥良这个港口城市。虽然被解放,但黑人们并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更别说财富了,而这些被丢弃巨型管乐演奏起来也不错,最关键的是:不要钱。当然,除了这些军队留下的乐器,还有一些受过教育、家境殷实的混血克里奥尔人所带来的的单簧管、贝斯,吟游歌者、蓝调歌手的吉他。
早期的黑人爵士乐队
可能是对音乐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包容,他们的灵感总是五花八门。既有克里奥尔人(16~18世纪出生于美洲,双亲是西班牙或葡萄牙人的白种人)的民族音乐,亦有军乐、拉格泰姆、福音歌曲、劳动小调等等。
爵士大师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
1917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第一张爵士乐唱片录制完成。
但这张唱片不仅不是在新奥尔良录制,而且这支“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的五位乐手还把脸涂黑充当黑人,相当的讽刺。
如果说前面提到蓝调和爵士,你就会立即想到他们是黑人音乐的话,关于摇滚,你们可能真的会犹豫一下。在我们的印象中,提及摇滚大多会想到披头士、滚石乐队,会想到猫王...但摇滚的源头依旧是黑人音乐。20世纪40年到50年代,在吸取了黑人族群的布鲁斯、节奏布鲁斯、爵士乐,以及乡村音乐(融合自传统民谣音乐、凯尔特音乐、福音音乐、布鲁斯及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后,摇滚乐诞生了。
而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先锋人物,便是前不久才刚刚离我们而去的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他出生在一个以歧视黑人为乐的年代,但这些外界的干扰并没有影响到他,反而让小理查德更加的努力。其出道后充满活力的音乐和富有魅力的演出,直接奠定了摇滚(rock and roll)的根基,发布于1955年的这首《Tutti Frutti》,更是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价为“用独特的发声和无法抗拒的节拍,宣告了一个音乐新时代”。
滚石乐队主唱视他为“灵魂导师”,披头士视他为“音乐英雄”,彼时刚出道时的猫王更是经常翻唱他的歌曲。但似乎记得他的人真的不是太多,原因是什么其实也呼之欲出。小理查德自己也心知肚明:如果我是白人,这世界上就没猫王什么事了。
1956年,事业如日中天的小理查德突然宣布放弃摇滚,随后转行做了一名牧师,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当月亮落下,太阳就会升起。
有人会问迈克尔·杰克逊所代表的“流行音乐”究竟是什么,这其实算是当时百花齐放的音乐风格的统称,包括了爵士、摇滚、灵魂、布鲁斯、雷鬼、说唱、嘻哈、迪斯科、放克等等...(一眼望去,皆源自黑人文化啊...)迈克尔·杰克逊在1982年所推出的专辑《Thriller》,不仅是至今全球歌坛历史上销量最高的作品,更是开创了现代MV的先锋,把流行音乐推向了巅峰。
不仅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成功,迈克尔·杰克逊一生都在为黑人族群的平等权益而抗争。1991年专辑《Dangerous》发布,其中的首支单曲《Black or White》以一种非严肃沉闷的方式,讲述了一直存在的种族问题,也阐述了自己的渴望人人平等的态度。
MV中,《小鬼当家》的扮演者Macaulay Culkin还表演了一段说唱,痛指社会上的种种不公与黑暗,而这背后的演绎其实源自黑人说唱歌手L. T. B.。
《Black or White》中的点睛之笔——“说唱”,起源于美国1970年代,最早是美国黑人在社区街头表达政治和社会思想的途径之一,其中运用暗语、俗语、俚语等民间口语。
早在1987年,著名的黑人艺术家Quincy Jones便曾鼓励迈克尔·杰克逊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嘻哈元素,但当时的他觉得“说唱乐没有持久生命力”,然而4年后……真香。
Quincy Jones与Michael Jackson
今天我们不提2PAC、JAY-Z、Kanye,而要给大家放一个曾在2018年疯传网络、获得格莱美年度歌曲,由美国黑人艺术家Donald Glover所创作的作品《This Is America》。也正是最近,这首作品的MV最近又开始被人提及,其中隐射了枪支、种族、拜金、网络等问题,就不过多解释了,自己体会吧。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在林肯纪念堂前向世界宣告: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长之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黑人定义了全球范围内的美国流行文化,他们应该受到更多的尊重和更好的待遇,而不是一再被边缘化...希望暴力的争端早日结束。撰文 / 赖爷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